近期,寧夏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會組織區內知名中藥材種植專家,深入寧夏中南部地區開展以“鄉村振興 藥有科技”為主題的系列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旨在積極響應中國科協“智惠行動·百會百縣鄉村行”活動,為寧夏鄉村振興提供科技助力。
自2022年9月至2023年4月,寧夏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會先后組織10名專家,一路南下,深入寧南地區2市5縣的家庭農場、酸棗試驗示范基地、金銀花種植基地、紅花種植專業合作社、中藥材種植企業、農戶家中、田間地野,開展了11場形式多樣的科技志愿服務活動,招募科技志愿者47名,培訓基層農技人員、科技志愿者200余人,直接服務群眾1000人次。通過一對一技術咨詢、種植指導、實操講座,科技助力鄉村振興服務。
為特色產業發展“把脈問診”
2023年3月,寧夏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會科技志愿服務團一行6人來到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壓砂地酸棗試驗示范基地,對試驗示范基地種植酸棗生長狀況、成活情況進行詳細了解,現場對種植戶開展了酸棗育苗、移栽、嫁接等技術培訓,并建立長效溝通機制,達成定期對其進行技術指導幫帶協議。助力中衛地區退出壓砂種植,建設高標準農田,大力發展高效種植業、生態養殖業,提高農業生產規?;?、集約化、科學化水平。
去年9月,固原市西吉縣震湖鄉王坪村通紅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的山楂因管理措施不到位,出現部分果園產量低,果實品質差等困難。寧夏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會組織專家深入種植專業合作社,查看了山楂的長勢,詳細詢問山楂的品種引進、施肥、除草等栽培及管理情況后,針對合作社提出的施肥、除草、灌水等關鍵技術進行了講解,同時建議在山楂林下種植柴胡,用藥套種的模式可提高產量與品質,增加農民的收入。
為中藥材種植戶“傳金送寶”
專家們先后到中寧縣倪丁村及恩和鎮果然紅家庭農場、固原市原州區官廳鎮、原州區寨科鄉中川村、中衛市沙坡頭區陽光牧場、固原市隆德縣聯財鎮趙樓村,幫助當地企業和農戶解決金銀花、柴胡、黃芩、紅花、艾草等中醫藥種植在引種、種植、病蟲害防治、田間管理、突發自然災害應急處置等方面的問題。在服務現場,專家組就壓砂地金銀花修剪、施肥、病蟲害防治、除草、采摘、烘干等諸多關鍵技術環節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講解,面對面解答金銀花種植企業、種植戶在金銀花種植中存在的疑惑與問題。對農場技術人員提出的田間管理、科學施肥技術、氣候、土壤等問題逐一進行解答,提出科學合理的改善方案,并建議農戶加強氮素營養,科學施肥,能促進金銀花良好生長。
針對固原市寨科鄉中川村提出的種植品種不明確、缺乏中藥材種植技術指導、缺少種植帶頭人等問題,志愿服務專家為中川村推薦了柴胡、黃芩、紅花等適宜種植的中藥材品種,并針對不同品種進行技術指導。參加指導的種植戶代表說,寧夏科技成果轉化研究會科技志愿服務隊為從事中藥材種植的農戶指明了方向,希望科技志愿服務隊經常到中川村開展技術服務。
據調查,經示范推廣,中衛市沙坡頭區永康鎮、香山鄉、常樂鎮,中寧縣喊叫水鄉、徐套鄉種植金銀花總面積已達2萬畝。金銀花規范化種植對壓砂地退出后接續產業的發展,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加快鄉村振興、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寧夏新聞網記者 胡琴 文/圖)